你的簡報夠「吸引人」嗎?
你知道演講法不是唯一的教學法嗎?
按照目標力與結構力做好準備,為什麼目標聽眾「聽不進去」呢?

內容力 引起聽講的動機
引用強者我偶像之楊斯棓醫師之師父楊田林老師常說:「演講法不是唯一的教學法」
試想:一名講者在台上口沫橫飛九十分鐘,聽眾也會累。同樣的節奏、同樣的語調,時間一長,就變成拖台錢的八點檔。

避免冗長無趣簡報的作法——解構與重構。
- 破壞聽眾原有的預期
- 重新建立目標概念
- 設計亮點與驚奇
如同電影一般,平鋪直敘、沒有高潮、沒有驚奇,再好的劇本也難以引起觀眾共鳴。
聽眾認為你要用講的,就演給他看
聽眾預期你要講道德倫理,不妨先來一段親子亂倫
聽眾膩了語調平穩,不妨緊湊急促,讓他們應接不暇
更重要是:
亮點很重要
亮點很重要
亮點很重要
很重要所以說三次。沒有亮點與驚奇的手法,如同上千萬張美女圖擺在面前,雖美,卻勾不起跪求載點、求分享、求任意門的動力。

我是這樣做的:
車禍糾紛、處理流程,這種類法令宣導容易讓人睡著。為了引起聽眾興趣,用了許多手法:
- 照片
- 傳票
- 互動
- 經驗調查
- 動畫
- 實物
- 美圖
- 角色扮演
- 肢體動作
- 音調起伏
- 數據
- 小結論
諸如此類亮點手法,為的就是要創造源源不斷的高潮雅咩爹唷

設計力 自己舒服別人爽
好的設計,應該要賞心悅目、看了就懂、過目不忘。自己講的爽,聽眾也很舒服,就像做愛一樣。

文字、選圖、配色,都講究一致性,而且緊抓One Slide One Message原則。
好記、易懂、容易鋪梗。
我是這樣做的:
決定主題與方向後,首先色彩部分我選擇白色為基底色,明亮、大方、接受度高,避免因為專業而沈重,主題顏色則是亮度高的RGBY。

而法律較為生硬的部分,例如刑責比較,則是用動畫與顏色強調。重點是要表達強調:肇事逃逸刑責很重,絕對不要做蠢事。

表達力 練習練習再練習
上場一定會有狀況,因此需要充分演練、不停演練:
- 模擬狀況
- 現場演練
- 硬體測試
- 走動、閒聊、放鬆
然後,放下完美。不背稿、只記稿:記得大綱和結構,遠比背下文字稿重要多。
130%的練習,才有換取100分演出的機會。
我是這樣做的:
因為該週行程卡很滿,一直抽不出時間練習與修改,一直到「上台前12小時」(也就是週五晚上九點),才定稿準備開始演練。
這絕對、絕對、絕對是個負面教材啊。
BUT,人生最重要的就是這個BUT!身為死要面子協會榮譽會長,總不能第一次上台就開天窗吧?
因此,我決定進入二檔:徹夜苦練。

依照自己的經驗,至少要十次左右的演練才會比較順,因此我要預留最少120分鐘以上的完整演練時間。扣除寫稿、順稿,還能稍微睡一下。
如預期進度,大概在早上六點左右完成演練,時間平均是9分46秒左右完成,還能抽空睡覺敷個臉。

硬體部分我全部自備:簡報筆、Surface、D-type轉接頭、隨身碟。
除了麥克風、喇叭、投影機,或許下次也能考慮自備,「風險能減少一分是一分」。
成果回饋
珍惜每次演練與上台機會,然後收集目標聽眾的回饋與意見,作為調整基礎:
1.有沒有收穫?
2.內容印象深刻?
3.達成簡報目的?
沒有最好,只有更好。

延伸學習
寫了那麼多,無非也希望能夠教學相長,促進交流、良性競爭、共同維護世界和平。
但學習之路不是一時一刻、更非一朝一夕,在此提供延伸學習參考:
1.遊戲人生 / 楊田林
互動、破冰、小遊戲,非常推薦此書。稍加穿插在簡報過程中,會變得非常有趣,演講法不是唯一的教學法,還記得嗎?(買書可以參考這個網站)
2.上台的技術 / 王永福

福哥的書,我完全不想解釋,或者也不需要解釋。買就對了還問?
3.幾個參考的網站
還有一個是底蘊超強但是你要有時間看完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