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紙千金,車禍求償多三倍的關鍵

Posted by
權利屬於知道的人
權利屬於知道的人

文 / 顏宏斌

 

權利,屬於知道的人。

 

調解室內,穿深色西裝搭藍色襯衫中年男子,向坐在圓桌前的老男人抗議道:「委員,關於這個額度,我們沒辦法接受」 理賠科柯專員說:「如果按照他們提供的單據,最多最多就是兩萬二而已。」

一旁肇事者母親猛點頭,深怕不贊同,就會錯失良機。

 

「兩萬二? 光是醫療費用單據就快一萬四,還沒有計算財產損失、精神慰問」 我不滿。

柯專員兩手一攤,表示不接受我也沒轍,身旁女同事似笑非笑,表情輕蔑。

第一次調解,僵局中結束,我們提出金額與保險公司意願落差過大。

 

「沒關係,缺什麼補什麼。既然是貴公司文件審核所需,我們配合。」離開前我向對方表明,也回應女科員那副輕蔑、不在乎。

 

此次調解前,我已向當事人做心理建設:「你們只有這些,恐怕第一次調解會滿臉豆花,特別是單據不足。」晃了晃手上幾張輕薄收據,幾乎感受不到存在與重量。「下次調解還有兩周準備,請交給我。會給妳們一個滿意成果,I will show you。」

 

女性,五十六歲,理容院老闆娘。因車禍事故腦震盪,導致數週不能工作,住院一週。

醫療單據:住院費用共一萬三千八,診斷證明一張。其餘無。這樣想要求償、和解、調解,無非是一項難度很高的事:什麼都沒有,當然對方可以全面矢口否認,完全合法!

 

但,兩周時間非常充裕,已經足夠我準備:兩張新診斷書、兩份新收據,一份精美求償清單,以及我額外準備的「下一步」(或稱 Plan B)。

******** 兩周後 ********

天助自助者,恰好上次老委員身體不適,換一個中年大姐。

而肇事方這次連父親都出面了,神似年老版竹野內豐,鬢角修得整齊服貼,一頭俐落短髮,戴著墨鏡,如果不是指甲黃垢和工地服裝出賣他的身份,真以為是影星。

開戰第二分鐘,竹野內豐拍桌問:「你有沒有委託書,你什麼身分坐在這邊跟我們談?」工地練出好肺活量,聲線大的驚人。

下一秒,我恢復精神笑著說:「我身旁這位是當事人以及她女兒,你還想知道什麼可以直接問他們。」委員大姐示意,請他稍安勿躁,當事人在場,不需要任何委託書。

 

柯專員連翻都沒翻過我提供的資料就說:「反正就是兩萬二,上次不是講過了嗎?」

 

「這次我們補全了一些文件,不如你看過再說好嗎?」我直接翻開至增補過的資料,包含適用的條文、單據以及醫囑,上次被攻擊的漏洞,這次不但補齊,還衍生更多項目。「這些資料,能不能請你們公司高抬貴手,斟酌提高賠償金額呢?」

同時再釋出善意,表示金額還有談判空間!不過幾萬元小案件,實在不值得浪費大家時間……。

 

連同委員也在旁應聲附和——傷者家屬提出金額相當合理

一小時過後,對方點頭簽和解書,原本兩萬二的賠償,最後提高至六萬六(六六大順),客戶非常開心,因為遠大於他的預期。

畢竟,上次對方態度如此強硬,才兩萬二,沒想到兩周後,峰迴路轉提高三倍。

更重要的是:原來幾張紙,發揮的效益如此龐大!

 

權利,屬於知道的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