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顧客說不,提高銷售的打擊率(EMBA雜誌339期)心得摘要

Posted by

EMBA339

 

“只有透過有目的、有系統、有組織的學習,知識才會變成力量” ~Peter Drucker

 上個月,經網友推薦參加特別讀書會,原先抱持著「看看」心態參加體驗,不料開始的半小時後徹底改觀。總結本班心得:有料、有用、有本,集三者一身的「經理人班」,不往此行!

 導讀與主持是鄭偉修總經理,曾擔任上市公司執行長和顧問超過20年,專業和表達能力水準以上,課程有三大特色:

  1. 有料:案例分享、講師實務、簡報流暢
  2. 有用:實際演練、分組討論
  3. 有本:雜誌必看

 

言之有物 舉例有料

 

我是管理學院出身,企管理論聽很多,但社會變遷如此快速,諸多策略、方法如何「不變應萬變」?或者淪於「空口白話、自圓其說」?

而課堂九成討論實際案例,諸如:「如何解決大學生取得教科書成本很高」、「虛實整合:談Walmart與Amazon的轉變」、「利基市場:『安靜』也是一種賣點」……。談這些公司遇到的困境、挑戰、以及如何轉型

危機?還是轉機?柳暗花明又一村。

舉例非常生動實務,提供影片、圖像,補足雜誌上不足之處,比方說:關於所謂「Me」商機,他用可口可樂與LEGO兩張圖片,幫助學員秒懂。 專業經理人十數載功力,還能補充這些案例弦外之音,引領學員聯想

 

用LEGO打造一個你
用LEGO打造一個你
訂製專屬於你的可口可樂
訂製專屬於你的可口可樂

 

 

簡報風格也不是傳統「字多又小、擠在一起挑戰眼力」的「幼稚園簡報」,而是舒服簡潔,One Slide One Message,配合流暢場控與節奏。(讓我又想起MJ林明璋老師說:因為鐘點費不同)

 

有「用」 所以才有用

 

所有管理理論、策略、方法,課本提到很多。但光說不練,永遠是課本的「資訊」,而不是自身融會後的「知識」,因此,課堂上分組,直接演練今天學到的撥雲見日圖(Evaporating cloud)。腦力激盪過程,也能見識同組學員特質,例如工程師與業務,思考切入點大相逕庭,間接得到更多Idea。

ccpm0104
直接課堂分組演練,不含糊

專家彙整精華 不看嗎?

 

讀書會,自然是要有「書」才能讀。而EMBA雜誌本身就彙整許多案例、經驗、策略剖析,讀書會導讀,不過就是「讓這本書的呈現更加具體完整」。

補足書所不足的「聲」與「色」,但仍無法取代書。

讀書會是讓書本身「昇華」,而書上記載各種詳盡資料,卻是讀書會所來不及呈現。(只有短短150分鐘)

好書,值得一看
好書,值得一看

 

 結語每月一班,針對當期的EMBA雜誌個案討論與導讀,適合企業中階以上管理者或經營者參加,保證有料。